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,比特币总量2100万枚,这是程序写死的,改不了
你有没有注意过一个悖论: 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枚, 但它其实永远也挖不完。数字写死在代码里没错, 可现实是,越到后面挖出来的币越少,成本越高,最后只剩下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。
2009年, 比特币创世区块奖励是50枚。2012年减半到25枚,2016年12.5枚,2020年6.25枚。到2024年4月20日,奖励再次减半,降到3.125枚(数据来源:Bitcoin.org 区块链浏览器)。规则很简单,每21万个区块减半一次,大约四年一个周期。 理论上要到2140年左右,最后一枚比特币才会被挖出来。但问题是,这个过程根本走不到终点。
挖矿的难度不是写死的,而是跟全网算力挂钩。系统会每两周根据过去14天出块速度调整难度,目标就是让新区块保持10分钟一个。结果就是,算力越强,难度越大。2024年比特币全网算力已经超过700 EH/s,相当于全球Top500超级计算机算力的数百倍(数据来源:Hashrate Index 2024年7月报告)。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想进场的矿工,都必须不断堆机器、烧电力,才能挤进奖励分配的队伍。
我查了一下蚂蚁S19pro矿机的数据:算力255 TH/s,功耗3250瓦。按0.06美元一度电算,一天光电费就要46.8美元。如果币价低于42000美元,挖出来的币连电费都不够(数据来源:比特大陆官方参数与电价测算)。2024年7月,比特币价格曾跌到56976美元,已经让一批老旧矿机被迫关机。所谓挖矿在这里变成了交电费。
展开全文
更麻烦的是减半效应。2024年减半前,全球每天新产出约900枚比特币,减半后直接腰斩到450枚。 按6万美元的币价算,矿工群体一年少赚超过100亿美元(数据来源:CoinMetrics 2024年5月统计)。美国马拉松数字控股等上市矿商不得不选择囤币赌价格上涨,可问题是,市场预期早被提前透支,反而放大了抛售压力。
设备更迭也让矿工越来越像被绑在跑步机上。 2016年的S9矿机,算力只有13.5 TH/s,电费占成本七成。到2024年S19pro性能提升近20倍,但电费负担依然居高不下。矿工为了不被淘汰,只能频繁更新设备。回本周期从早期的半年延长到一年以上,而币价一旦震荡,回本可能直接泡汤。
有人会问,最后那0.00000001枚比特币会怎样。 答案很残酷:没人会为了它去烧几万美元的电费。到那时,所谓最后一枚只是写在程序里的一个理论数字。实际上,早在很久之前,绝大部分矿工就会因为入不敷出退出。剩下的比特币就躺在区块链的深层,不再有人去碰。
我倒觉得这才是比特币最讽刺的地方。它的设计把稀缺性刻进了骨子里,但这种稀缺反过来成了绞索。随着奖励减半、算力膨胀、能源消耗,挖矿的过程已经从早年的淘金热,变成了无休止的填坑。 表面上它还有2100万枚,实际上却注定永远挖不完。
等到那一天,比特币还会是人们口中的财富象征,还是只是区块链里一块永远搬不动的石头呢?
评论